让西南黎庶过上了好日子的,就该他来拯救苍生。
&esp;&esp;群臣:……
&esp;&esp;冯去疾小声提醒:
&esp;&esp;“刘备还是挺心怀苍生的吧。”
&esp;&esp;秦政眼也不眨:
&esp;&esp;“他一个人心怀苍生有什么用?”
&esp;&esp;刘备死后,蜀汉留下的那群人里也就剩一个诸葛亮在对黎庶好了。剩下的人不是琢磨着争权夺利,就是维持着自己世家贵族的立场。
&esp;&esp;所以诸葛亮死后,很少再听到有谁接替他造福庶民,全是蜀汉争权。
&esp;&esp;或许有其他老臣也心怀万民吧,但他们没多久也死了。继承人不行、光靠臣子能有什么出息,蜀汉又不是臣子的蜀汉。
&esp;&esp;秦政想起一件事:
&esp;&esp;“孔明是不是子嗣艰难?”
&esp;&esp;好像过继了兄长的儿子之后,过了几年才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。
&esp;&esp;他家也是命途多舛,兄长诸葛瑾一脉被族灭,孔明自己的子嗣也死伤惨重。最后就剩下养子所出的孙子和自己亲生儿子所出的次子活了下来,其他的基本都死完了,他俩最后当了西晋臣子。
&esp;&esp;不过西晋后来那么乱,也说不好有没有遭遇兵祸。
&esp;&esp;扶苏崽眨了眨小鸟的豆豆眼:
&esp;&esp;“没关系,亮亮可以靠着嗑丹药活很多年。”
&esp;&esp;子嗣不重要,自己能活很多年,还要什么子嗣?又不是都和他阿父一样孤独寂寞,需要崽崽陪伴。
&esp;&esp;扶苏想起亮亮跟他说自己准备七门全考,他很怀疑亮亮能每门都考90以上。所以每五天可以拿到9次10到15个的积分,保守估计也是90积分了。
&esp;&esp;一年的阳寿也才价值500积分,他考一个月就能增寿一年,这还怎么死得掉?每年可以盈余11年寿命。
&esp;&esp;恐怖如斯。
&esp;&esp;就是不知道考试会考多少回,万一天幕每两年就跑了呢。不过想想天幕里那么多价格高昂的商品,应该不至于。
&esp;&esp;叔叔姨姨们也说后世有个题海战术,题目和考卷是永远写不完的,不怕未来没得考。
&esp;&esp;顶多就是难度越来越高,分数越来越难拿而已。
&esp;&esp;没关系,相信亮亮!
&esp;&esp;秦政还待说什么,侍从进来回禀。
&esp;&esp;说是统计好了所有考生的分数,呈上来给陛下一观。
&esp;&esp;秦政展开一看,和他所料不差,历史考高分的人不少,语文就不多了。好多人都对语文掉以轻心,以为背下来就万事大吉,最后考了个堪堪及格。
&esp;&esp;李斯便道:
&esp;&esp;“还是陛下深谋远虑,提前就推广了简体字。”
&esp;&esp;那些人被扣分,五成都是扣在简体字和古体字的区别上了。还有四成则是扣在了没记清楚具体是哪个字,随便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了个能说得通的同音字上去。
&esp;&esp;秦政放下奏报:
&esp;&esp;“计算好每个人的积分,估测他们大致能买什么东西。”
&esp;&esp;其实这个计算不太准确,毕竟不同位面可以交易积分。那些人私底下的交易谁知道呢,所以只能稍微估算一二,聊胜于无了。
&esp;&esp;无所谓,秦政要的只是每个朝代的皇帝手里大概能有多少可支配积分。他得心里有个数,才好布局后续。
&esp;&esp;秦政捏着崽崽的小爪子说:
&esp;&esp;“后世不少臣子只想着忠君爱国,要朕说不如取而代之。”
&esp;&esp;比如张居正,秦政就很支持他篡位。继续让朱家人当皇帝只会重复陷入即将亡国的危机,还不如改朝换代,重新分配利益。
&esp;&esp;这样中原的国祚说不得可以多维持一两百年,而中原皇帝肯定不会为了打压汉人就故意不发展新技术,任凭外国工业革命反超自身。
&esp;&esp;可惜张居正此人大概拉不到秦朝阵营来,人家就算想图谋社稷,也是自己弄自己的王朝。
&esp;&esp;而且张居正也是个学霸,不用靠别人接济过日子。他想要什么自己赚积分买就行了,不像孔明被扶苏逮到了机会施恩拉拢。
&esp;&esp;群臣齐齐低头,没有应答。
&esp;&esp;他们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