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。
&esp;&esp;两界历史发展不同,所记录的文字自然也有区别。且大秦书籍未遭项羽等人焚毁,司马氏父子可以查阅的典籍记录更多也更全面,错漏自然比正史上少许多。
&esp;&esp;然凤秦史官认为这是一部私史,他们大秦官方有自己的《秦史》。
&esp;&esp;没事看什么《史记》?
&esp;&esp;要看也是看《秦史》!
&esp;&esp;聪明人都猜到了是两界发展不同,导致的最终记载文字出现偏差。
&esp;&esp;但是——
&esp;&esp;刘彻缓缓打出一个:?
&esp;&esp;[汉武帝]:你说谁?丞相谁?
&esp;&esp;刘彻很想质疑这是重名,可就算重名,也不至于两人做过的事情差不多吧?
&esp;&esp;还有一点刘彻也很想吐槽,秦始皇和“仁慈宽和”这个词有半毛钱关系吗?
&esp;&esp;[凤秦史官]:丞相刘彻啊!你们这个位面没有吗?司马迁都有,刘彻应该有吧?他可是号称“行帝王之实,无帝王之名”。
&esp;&esp;[唐太宗]:有是有,就是没想到他也下海了。
&esp;&esp;李世民快笑死了,好好一个汉武帝,成了大秦丞相。虽然看起来是个架空皇帝的权臣,但那有什么用?一看就没有谋朝篡位成功。
&esp;&esp;毕竟凤秦史官之前简要介绍过她们那边的历史,说的是秦十世才把皇位玩丢,距离刘彻所在的时代还挺远的。中间也没有其他人称过帝,直接就是女皇箫韶逼他退位了。
&esp;&esp;刘彻忙活半天还是个丞相,惨。
&esp;&esp;刘彻气得头疼,这个李世民怎么说话的?什么叫下海?跟群里那个后世的研究生学了点词就乱用。
&esp;&esp;[汉武帝]:呵呵,总比你强,那个世界怕是连你都没有!
&esp;&esp;说到这里,刘彻突然想通了。
&esp;&esp;[汉武帝]:汉高祖,曾祖,这么看来家中还是朕最有出息。你看你们几个都无名无姓,朕还能当上丞相。
&esp;&esp;原本大秦还在,刘彻还当他们老刘家一直在沛县那一块地里刨食呢。别看刘邦自己当上过亭长,吕雉嫁给他之后不还得亲自种地?
&esp;&esp;和耕农比起来,丞相不要好太多。
&esp;&esp;不过就算是耕农也和他刘彻没什么关系,毕竟刘邦要是没发迹,他可纳不到薄姬为妾。没有薄姬就生不出刘恒,就更别提刘启刘彻了。
&esp;&esp;[汉武帝]:朕这也算是光宗耀祖了,没叫老刘家一直当泥腿子。
&esp;&esp;老刘家:……你还很得意是吧?
&esp;&esp;刘邦气不打一处来。
&esp;&esp;[汉高祖]:要是没有乃公为儿孙铺路,你连出生都够呛。
&esp;&esp;还敢跟他嘚瑟。
&esp;&esp;[凤秦史官]:汉武帝,你是刘彻?
&esp;&esp;她一晚上看完所有皇帝的记录,肯定没办法看得特别仔细。所以都是挑着大事看的,也没去记谁叫什么名字。
&esp;&esp;司马迁被汉武帝处罚这件事,在汉武一朝的历史上不算什么重要事件,会被她忽略可太正常了。
&esp;&esp;凤秦史官着重看的是汉武帝的各项改革和卫霍的军功,当时还感慨过卫霍两位大将军果然在哪里都能出人头地。
&esp;&esp;至于汉武帝的改革——
&esp;&esp;大秦因为早就把各项制度完善了一个遍,到丞相刘彻继位的时候,虽然刘彻也做出了一些调整,内容却已经和正史上汉武帝干的完全不一样了,没办法通过这些来联想到两人是同一个人。
&esp;&esp;凤秦史官赶紧翻开资料确认了一下汉武帝的姓名,之前她看都没看名字,所以毫无印象。
&esp;&esp;[凤秦史官]:你居然真的是刘彻!乱臣贼子!竟然还叫你当上了皇帝!
&esp;&esp;刘彻顿时就不高兴了。
&esp;&esp;[汉武帝]:朕的皇位是祖上传下来的,朕作为太子直接继位,名正言顺。就算骂乱臣贼子,也该去骂太祖高皇帝,骂朕做什么?
&esp;&esp;[汉高祖]:???
&esp;&esp;史官果然去翻他祖上的记录了。
&esp;&esp;[凤秦史官]:你爹果然是刘启,还有你祖父刘恒、曾祖刘季。我原还奇怪,他们作为我大秦的三代忠臣,怎么出了刘彻这一个企图篡国的乱臣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