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就像没人会突然去怀疑对自己很好的父母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,甚至还可能是把自己偷走的人贩子。毕竟此前毫无迹象,而且父母一直对自己掏心掏肺。
&esp;&esp;顾之禾忍了又忍才没有失态。
&esp;&esp;他觉得自己的养气功夫还是不够强,不然此刻的他应该能更淡定一些。
&esp;&esp;顾之禾抬头直视二位陛下:
&esp;&esp;“陛下的意思,臣已经明白了。”
&esp;&esp;皇帝不会无缘无故告诉他这个真相,当皇帝的都是政治生物,利益至上。他顾之禾又不是新皇心腹,出于私人交情说不通的。
&esp;&esp;那么只能是因为,皇帝想利用他打击他恩师一党的势力。
&esp;&esp;大秦不需要一个门生遍天下的大儒。
&esp;&esp;更不需要这个大儒结成的关系网,在朝堂上深深扎根,反复和人玩党争。
&esp;&esp;秦政不介意玩党争,他当初就刻意放任过王绾和李斯两党相争。但那是他的布局,而不是被迫的。
&esp;&esp;如今朝中的党派却不同,他们不太受控制,收拾起来也麻烦。
&esp;&esp;秦政需要将他们打散。
&esp;&esp;不至于一口气全部干掉,里头也有些聪明人可以接着用。但前提得是,他们别再抱团了,尤其是最好能和顾之禾割席。
&esp;&esp;顾之禾当了多年丞相,是这个党派中的领头羊、中流砥柱。
&esp;&esp;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。
&esp;&esp;搞掉了顾之禾,党派就散了一半。
&esp;&esp;但顾之禾直接舍弃有些可惜了,这位丞相自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,不像别人作奸犯科的情况很严重。
&esp;&esp;那就让他主动和党派割席,并利用他这把尖刀狠狠扎穿同党们的心吧。
&esp;&esp;秦政没给顾之禾选择的余地。
&esp;&esp;卷宗堂而皇之地交到了顾之禾手里,就是在告诉他,无论你恨不恨你的恩师,你都必须恨他、报复他。
&esp;&esp;你要恨到连带其他同窗都一起割袍断义,以后老死不相往来,这是皇帝想看到的局面。
&esp;&esp;皇帝需要你做一个纯臣。
&esp;&esp;你可以选择拒绝,但那样一来,从丞相降为中书令就会成为一个开始,以后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多。
&esp;&esp;顾之禾没有选择的余地。
&esp;&esp;何况,朝中哪有多少真心的朋友呢?
&esp;&esp;党内的那些同窗,看似和他感情不错,其实都是利益之交。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前途,顾之禾并不介意踩着他们上位。
&esp;&esp;他到底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天真的少年天才了,他已经被朝廷的墨水染黑。
&esp;&esp;顾之禾闭了闭眼,再次睁开时眼神十分坚毅。他谢过了君上告知他真相,已经做好了最终的决定。
&esp;&esp;人,还是要为自己而活的。
&esp;&esp;所以他不介意送他的恩师晚年身败名裂。
&esp;&esp;反正,这也是对方当初欠他的。
&esp;&esp;顾之禾回去之后已经彻底忘了什么前中书侍郎,不重要了。那种拿先帝、太后、楚才人和丞相出来编排皇家密辛的蠢货,皇家自然会料理了他。
&esp;&esp;皇帝会借此告诉所有人,在他大秦,皇权不容亵渎。
&esp;&esp;顾之禾整理出了这些年积攒的把柄,有恩师的,也有同党其他人的。他精心挑选了一些出来,准备按顺序揭发。
&esp;&esp;春季的时候,皇帝曾经加开恩科。
&esp;&esp;当时是所有科举项目都多开了一轮,因而虽然时间有些迟了,却依然额外举办了一次春闱。
&esp;&esp;春闱也就是举人来京参加会试。
&esp;&esp;正常的会试会在早春举行,能冻得人手指僵硬难以写字。本朝急缺人才,才会明知道等消息传下去之后可能都入夏了,依然坚持在今年内完成会试。
&esp;&esp;所以这一次的加试,愣是不合规矩地在夏季举办了。能赶来的举子都尽量赶来参加了,实在太远赶不过来的,明年春天还有正科的会试,也就晚半年。
&esp;&esp;如今会试已经结束,殿试即将举行。
&esp;&esp;也就是说,将会有两到三百个新科进士出炉。顾之禾需要抓住机会,在这个档口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