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此事也不怪他,该如何改大家心里都清楚。”
&esp;&esp;“他只是遵守约定,不和您对着来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表情一僵,过了一会儿长叹一声道:
&esp;&esp;“罢了罢了,分吧。”
&esp;&esp;“这么多计划靠咱们爷俩……爷仨累死也忙不过来。”
&esp;&esp;“不过有个前提,不能再出现丞相。”
&esp;&esp;朱标心中一喜,说道:“您放心,我知道相权对皇权的制约,不会走前人的老路。”
&esp;&esp;“但这份工作计划,又要求朝廷必须有能力调动全国资源……”
&esp;&esp;“用景恪的话来说,就是举国体制。”
&esp;&esp;“这就要求,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朝廷。”
&esp;&esp;“正如您所顾虑的那样,我们也不能将所有的权力,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。”
&esp;&esp;“我的想法是加强内阁,将丞相的权力分给内阁学士,由内阁统领六部等衙门。”
&esp;&esp;“内阁学士七人,相互协作共同处理政务。”
&esp;&esp;“又相互制约,防止某个人权力过大。”
&esp;&esp;“君主掌握决策权,依然是国家的最高决策者。”
&esp;&esp;“而且,军队不归内阁管,五军都督府只效忠于皇帝。”
&esp;&esp;“决策权和军权在手,也不怕内阁出什么乱子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点点头,说道:“你心里有数就好。”
&esp;&esp;然后他又疑惑的道:“你不是准备给内阁票拟之权吗?还不够吗?”
&esp;&esp;朱标正色道:“不够,拥有票拟权的内阁,实际上依然只是君主的幕僚机构。”
&esp;&esp;“执行,监督执行,跟进计划的进展……这些事情依然落在了君主一个人身上。”
&esp;&esp;“按照以前的方法治理国家,君主是能忙的过来的,甚至还有时间偷偷懒。”
&esp;&esp;“可现在不行了,君主就算三头六臂都处理不过来。”
&esp;&esp;“这份计划十四万字,但依然只是框架。”
&esp;&esp;“因为数据的缺失,因为信息传递的滞后性,因为朝廷对地方管控能力不强……”
&esp;&esp;“很多需要做的事情,都没有添加进来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将所有的计划都罗列出来,这份计划可能需要五十万字。”
&esp;&esp;“如此繁多的事务,君主就算三头六臂都忙不过来。”
&esp;&esp;“况且君主还要承担更大的责任,要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。”
&esp;&esp;“这就要求他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,去思考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将所有的重担都压在自己身上,每天政务都处理不完,哪还有时间去思考这些?”
&esp;&esp;“所以,以后君主要做的是指明方向,对事情做出最终决策,具体的执行要交给下面的人。”
&esp;&esp;“如此才能留出足够的时间,去应对未知的变化,思考国家的走向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表情变幻不停,过了许久才叹道:
&esp;&esp;“如果说这番话是别人说的,哪怕是陈景恪给咱说,咱都会认为他居心叵测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是咱当皇帝,任由你们说破天,咱也不会同意的。”
&esp;&esp;“但……还记得咱方才说的话吗,以后你才是皇帝,国家大事你说了算。”
&esp;&esp;“咱可以不相信任何人,唯独不能不相信你。”
&esp;&esp;“去吧,按照你想的去做,咱永远支持你。”
&esp;&esp;目送满怀感动离开的儿子,朱元璋的表情非常的复杂。
&esp;&esp;虽然不是重立丞相,可扩大内阁的权力,依然是他不愿意见到的。
&esp;&esp;胡惟庸给他留下的阴影实在太深了。
&esp;&esp;只有将一切权力抓在自己手里,他才能放心。
&esp;&esp;好不容易顶着压力废除了丞相制,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权独揽。
&esp;&esp;没想到转眼儿子就有了别的想法。
&esp;&esp;这更让他感到无力。
&esp;&esp;以前他想着,自己确立一套制度,子子孙孙执行。
BL耽美